全部
  • 默认栏目
  • (154)

整体结构与文化密码

自“文本细读”这个由法国“新批评”学派发明的概念在国内流行,以致用“文本细读”一词替代原先常用的“文本解读”成为习惯以来,文本解读越来越有被误认为是专对文本的细节、细部的深度阐释与阐发的趋势。这固然不能说就不对,但一个文本的整体,它的整体结构,比如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讲,它的整体的人物关系的设置,情节结构的安排,难道就不需要细读吗?要知道,整体结构不仅重要,整体结构里就可能隐伏着作品的意义编码和文化密码。最...

  • 125
  • 0
  • 12
  • 0
2024.03.23 17:35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伤逝》教学札记之一

一般都是把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伤逝》作为对其两年前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所表达的思想的呼应,也就是说,《伤逝》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娜拉走后怎样》的精神“图解”。鲁迅思想方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即使是在相信某种东西的时候,也由于他一贯的悲观主义的怀疑精神,同时对这种东西保持警惕。比如鲁迅确实相信过进化论,相信“青年必胜于老年”,但他同时又发现“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

  • 82
  • 0
  • 6
  • 0
2024.01.16 10:27

整体结构与文化密码——《丰乳肥臀》教学札记之二

自“文本细读”这个由法国“新批评”学派发明的概念在国内流行,以致用“文本细读”一词替代原先常用的“文本解读”成为习惯以来,文本解读越来越有被误认为是专对文本的细节、细部的深度阐释与阐发的趋势。这固然不能说就不对,但一个文本的整体,它的整体结构,比如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讲,它的整体的人物关系的设置,情节结构的安排,难道就不需要细读吗?要知道,整体结构不仅重要,整体结构里就可能隐伏着作品的意义编码和文化密码。最...

  • 140
  • 0
  • 10
  • 0
2023.12.30 11:29

爱夜的心情——《野草》教学札记之一

《野草》是鲁迅最具个人化的作品,或者如几乎是公认的那句话所言,“《野草》是鲁迅写给自己的作品”。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理解是,所谓“写给自己”,即欲对自己有所交代耳。鲁迅曾说自己的思想里有“鬼气”,又说:“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实验,不敢邀请别人。”也许正为了这种显乏自我确信的“不得而知”吧,鲁迅灵魂里的“鬼气”、“黑暗”在其小说及大量的杂文里虽有流露,但显然没有得到畅快淋...

  • 170
  • 0
  • 10
  • 0
2023.12.10 16:27

流苏“走后”怎样?——《倾城之恋》教学札记之三

再是漫长的“恋爱”终需一个结局,如同小说终归要有一个结尾。尽管在张爱玲的安排下,不识多少字的流苏在这场恋爱“马拉松”、智慧考验战中,凭藉精明与精刮,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同样精明与精刮的范柳原,几能打个平手;但最终的结局却几乎是没有悬念的——相比柳原,流苏再怎么精明,总属弱势的一方。流苏最后选择妥协,接受了做范柳原情妇的安排。范柳原出钱把流苏在香港安顿好,便准备到英国伦敦去忙生意上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日本...

  • 93
  • 0
  • 7
  • 0
2023.07.24 15:21

白、柳姻缘:爱的能力的缺损——《倾城之恋》教学札记之二

娘家是再也住不下去了。二十八岁的白流苏迫切地需要为自己的后半生寻求一个经济上的依靠,而这又谈何容易!他们这样的家庭,主动出去交际,会被认为“有辱门庭”;待人张罗,则白流苏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三哥、四哥的几个女孩子眼看着也大了,张罗她们还张罗不过来,哪里顾得上她。一个已不年轻,而又有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女人,在如此窘迫的环境里,是最容易产生人生的迟暮之感的。小说里有一段: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

  • 140
  • 0
  • 6
  • 0
2023.07.13 18:24

诗人和小说家的角色分殊——《倾城之恋》教学札记之一

《倾城之恋》小说故事开始的时候,女主人公白流苏已经离了婚在娘家住到了第八个年头。就在这个时候,白流苏的前夫家托人来白公馆报丧:她的前夫死了。一听说白流苏的前夫死了,白流苏的几个哥哥嫂嫂内心里都开始打起了小算盘,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把白流苏扫地出门的绝佳机会。于是小说里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三爷道:“六妹,话不是这样说。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现在人已经死了,难道你还记在心里?他丢下的...

  • 90
  • 0
  • 2
  • 0
2023.07.12 14:08

蔡松坡的“避祸”与岳武穆的“罹难”

鲁迅后来批评胡适的“整理国故”为“钻故纸堆”。其实,这“故纸堆”鲁迅也是很钻过一阵的。从1912年履职教育部,到1918年“出山”为新青年写稿,凡六年,是鲁迅一生当中最寂寞的时光。那时鲁迅在北京还没有房子,寄住在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里。白天在教育部上班,晚上则回到绍兴会馆的住处,抄古碑,整理古籍。鲁迅的校订《嵇康集》、《唐宋传奇集》,编《会稽郡故书杂集》,写《古小说勾沉》,写《中国小说史略》,均开始或完成于这一时...

  • 253
  • 1
  • 23
  • 0
2022.09.08 12:21

《集外集》目录

《集外集》目录丁辉著自序1.从公共知识分子到“公知”2.论“有所不为”3.再论“有所不为”4.原因的原因就不再是原因5.讲道德与讲道理6.让人“留恋”的贪官7.为什么服气与为什么不服气8.周有光论资本主义9.善待你的员工10.关于岳飞的零思碎想11.从“小德出入”到“大德逾闲”12.“强奸陪酒女危害性小”的观念钩沉13.两种知识分子14.警惕“民主拜物教”15.有时行,有时不行16.我来戳这层窗户纸17.习仲勋的一个建议18.凤凰的姚明和央视的姚明19.国家伦...

  • 263
  • 0
  • 11
  • 0
2021.04.17 08:38

方孝孺的“忍”与“迂”

因为准备写这篇文章,我记起有过这么一张老照片,翻箱倒箧,还真找到了:1998年,南京雨花台,我坐在衰草萧条中,身后就是方孝孺的墓,墓碑上“方正学”三字已遭损毁。那年我二十八岁,正在省城进修,基本上还是个规行矩步的“思想”良民,对正学先生自然只有无限景慕而已。 在儒家的价值系统中,“义”可谓最称模棱,忠臣孝子固然常挂嘴边,杀人越货、强盗土匪又何尝不可拿来自我标诩并指斥他人!也许正以此,在儒家的价值排序上,“仁...

  • 578
  • 0
  • 16
  • 0
2020.09.29 09:31